激情无悔——记实
当前位置:首页 > 企业文化 > 青果学院 > 激情无悔——记实
工程师•发烧友——记公司兰新项目副总工崔韶华
作者:admin 时间:2011-05-31 浏览数:0
摄影艺术与施工设计是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,但是在兰新项目副总工程师崔韶华的身上,这两件事情得到了完美的统一。
崔韶华绝对是“高烧”级的,不仅拥有令许多年轻摄影迷魂牵梦绕的“无敌兔”,更有一部超赞的胶片机和一整套完备的胶片冲印设备,没事的时候他喜欢呆在暗房里独自冲洗照片,十足一副摄影家范儿。在崔韶华的记忆里,初识照相机是在上小学的时候,那时拥有一部相机是一件奢侈的事情。当他透过“取景框”去观察这个世界的时候,那感觉使他瞬间便深深地爱上了它,也开启了他走进摄影王国的道路。十五年过去了,他身边一直珍藏着那部装满儿时记忆的旧照相机,伴随着他来到这个摄影爱好者的天堂——新疆鄯善。
摄影本身是一种与思想情感交集的视觉艺术,而把发现世界的敏锐感投入施工生产中也能构绘出美丽的交集,崔韶华做到了。在茫茫的大戈壁上,将施工变为一门艺术,“拍出”一张张绝美的施工照片。
2009年12月,参加完项目施工前期调查的崔韶华苦于图纸不到位,只能整天对着投标所用的初步设计图。42公里的管段涵洞上百个,但是这些净空从1米到6米的涵洞单价全一样,明显不合理。通过多次施工现场察看,他发现很多涵洞的设计有很大的优化空间,他当即向项目领导汇报,随后带着他的照片和资料赶往西安设计院。
他放弃了春节假期,孤身一人守在西安,一方面帮助设计院出图,一方面积极与设计院沟通,施工设计上尽量优化,最终他拿到了二局整个标段的第一份施工图。优化了30座涵洞施工方案,节约成本数百万元。
认识崔韶华的人都说他“很安静”、“很好学”、“很执着”,或许这也是一位摄影爱好者所具备的特点,这也使他在施工技术中同样创造出无穷的美丽。戈壁滩固有的大风、高温差、干燥等特点给项目施工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不便,特别是混凝土的防开裂控制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,采用常规方案肯定行不通。崔韶华与技术部门的同事们针对这一难题,一起攻关。他们通过到兄弟单位观摩学习、通过技术论坛的探讨、通过多次的施工方案会讨论,最终他们决定用4层包裹法来实施养护,养护膜保持水分涵养,土工布起到耐高温、防水渗,篷布防止大风袭击,遮阳网抵住太阳直射。去年7月份,坎尔其大桥3号墩开始进入墩身养护,戈壁滩50度的外部气温检验了他们的成果。2个月过去了,解开墩身的外套,一排色泽光艳、外观质量良好的墩身,让兰新公司总经理树起了大拇指。他们的这一套高墩养护方案得到了各方认可,并在全线推广。
但是,在戈壁滩恶劣的条件下,这一通用方案仍不断接受着挑战。位于百里风区边缘的吐哈特大桥一年中有320天都是8级大风天气,甚至还发生过大风吹翻列车的事故。只要一遇到大风天气,包裹的外套被吹得支离破碎,难题又摆在项目部技术干部眼前。在一次外出的过程中,崔韶华无意中听到几个人在谈论黑色防水板,受到启发的崔韶华回到项目部,立即查资料、验证方案的可行性,提出了放弃篷布、采用防水板、外围钢筋拉杆固定的方案。
精彩的瞬间来自于摄影师时刻的等待,成功的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,这一次崔韶华和他的技术干部又成功了。在一次12级大风的考验后,吐哈特大桥的墩身依然完美地屹立在戈壁滩之上。
在这片茫茫的戈壁滩上,崔韶华将摄影家的特质完美融入到每一项施工技术中。在一次次快门声下,人们看到如此精美的杰作:蔚蓝的天空下,笔直的样板路基、精美的涵洞,还有一座座延伸到天边的大桥。崔韶华走在戈壁,继续圆着一个梦境的探索与艺术的追求。
作者:陈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