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新闻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路,在他脚下延伸
作者:admin 时间:2006-03-17 浏览数:0
——记公司模范员工、浙赣铁路项目总工黄翼
1999年,他是一名刚从大学毕业的见习生;2000年,被公司评为十佳技术干部;2005年,被集团公司评为优秀项目总工程师。短短几年时间,通过不懈的努力,黄翼,这棵新芽已逐渐长成大树,他从事的工作默默无闻,但走出的是一串串闪光的足迹。
2004年,黄翼任浙赣铁路项目总工。工程图纸到位晚,征地拆迁困难,工期异常紧张,1.2亿的年产值目标,这些都让第一次当上总工的黄翼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。“知难而进,永不退缩”是他的性格,开工前,他组织技术人员深入调查当地的气象、水文、地质资料,仔细测量、计算、绘图、分析,收集第一手资料,细致到哪里有水沟、哪里要改道、哪里有管线。他详细制订进度计划,将计划细化到每周、每天、每一区段。他每天在工地上巡视检查,及时掌握施工情况,应对突发性变化。在项目部全体员工的共同拼搏下,全年完成产值1.37亿元,超额完成年度目标。在建指开展的全线劳动竞赛中,2004年三季度获得优胜单位流动红旗。2005年,项目继续保持大战的势头,取得连续高产,在上海铁路局进行的安全质量平推检查中名列前茅。2005年8月,胜利完成了线下主体工程,并斩获三季度浙赣铁路建设指挥部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第一名。
黄翼是一个技术上要求很严格的人,不盲目相信经验。施工永远没有完全相同的情形,一个方案也不可能完全适用于两个地方,他相信的是数据。施工方案必须进行检算,不管是连续梁现浇所用的万能杆件支架,还是一个小小的挡墙,他都会要求技术人员做出详细的检算资料,用数据说话。同时,他也是一个非常“逗硬”的人,他常说:“搞工程技术施工不能马虎,要一丝不苟,从零开始”。一次灌注墩身砼,他发现砼质量有问题,便当即要求停止灌注,且将已灌注的问题砼全部拆掉,并严肃地对技术人员说:“现在损失点砼是小事,如果质量不过关,砸的可是我们自己的牌子!”和他共事的人都清楚只要是对工程质量有影响的,他都会铁面无私的否定。尽管大家觉得在他手下做事累,但都佩服他对技术工作的严谨和执着。
浙赣铁路项目所承担的主要工程为临浦双线特大桥,该工程钻孔桩绝大部分为嵌岩桩,桩身穿过20余米的流塑性软土和较为密实的圆砾土,并嵌岩4—8米,钻孔时间长,并且桩基紧邻既有线,在列车的震动作用下极易坍孔或缩孔。为了安全优质完成施工任务,黄翼带领技术干部和现场管理人员,开展QC活动,合理进行钻机选型,加强泥浆控制、加深护筒等措施,成功地解决了软土地区嵌岩桩在软土中易坍孔、缩孔的难题,保证了成桩质量。由他组织《攻克临浦特大桥软土地基钻孔桩施工》获四川省优秀QC成果奖。
在施工大桥承台时,由于38#—42#墩承台基坑挖深3—4米,位于承载力极低的粉土中,地下水位高,离地表仅0.5米,且离既有路基坡脚仅2米左右,路堤高达4米,而老铁路路基基底仅作片石加固处理,极易受基坑开挖降水影响而发生沉降或坍滑。为保施工安全,通过详细计算、现场测量,黄翼最终决定取消原计划的插打拉森钢板桩防护方案,而采用插打槽钢桩进行支挡,井点降水防止基底涌水和坑壁溜坍,采用回灌砂井进行补水防止既有路基因地下水位下降而沉降,并通过水位观测管和沉降及位移观测点对路基进行监测,成功完成了承台施工,既有路基未发生沉降和位移,保证了既有线安全。
黄翼的神速进步原因还在于他的虚心好学。第一次当总工,许多东西都要从头学起,也许是压力,也许是习惯,不断弥补技术上的空缺。现在作为见习指导老师,他教给见习生的不只是经验和知识,更是一种对工作的态度,对技术工作的严谨,对自己能力不断提高的渴望。
短短几年,黄翼沐浴着阳光成长,他身后留下的是一道道深深的脚印,一串串闪光的足迹。他以强烈的工作创新意识和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,不断超越他人,超越自我,永不懈怠,永不满足,永不停步。
路,在他脚下延伸……
(作者:蔡莉)